故事始于 1945 年買來的一臺二手車床。戰后,Friedrich Schunk 用它來制造機器備件并收取傭金。他將內卡河畔勞芬的一個車庫改建為了他的車間。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事業正式起步。很快,他便憑借自己的發明打響了名氣。之后不久,SCHUNK 便成了高質量、耐用的創新發明的代名詞,例如 Friedrich Schunk 發明的燈罩打孔機。后來,該地區越來越多的公司委托這位敏銳的發明家為他們改善機器以提升生產效率,或提供定制產品。
1964年,來自 Neckarsulm 的 NSU Motorenwerke AG(今天的 Audi AG)敲響了 Friedrich Schunk 的門。該公司當時正專門生產兩輪機動車,并從 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開始開發小型汽車,并在尋找合適的供應商生產乘用車模型。Friedrich Schunk 接受了挑戰,將自己的業務搬到了一個新建的寬敞大廳中。從這時起,他每月為 NSU Prinz 4 加工 3,000 個離合器鼓和飛輪。同年,Friedrich Schunk 的兒子 Heinz-Dieter Schunk 加入了公司。
Heinz-Dieter Schunk 當時 22 歲,他推出了自己的產品線并成立了銷售部門。SCHUNK 已發展成為加工行業工件夾持領域的得力合作伙伴。在他的領導下,公司很快便在刀具夾持領域中聲名鵲起。TENDO 液壓膨脹技術和用于自動化零件加工的 TRIBOS 應力鎖緊式夾持技術都是公司發展的里程碑。只有開發創新才能推動公司不斷成長。Heinz-Dieter Schunk 一直堅信這一點。
1982 年,Heinz-Dieter Schunk 在參觀貿易展時發現了首批配備機械手的機器人。他意識到機械臂的組件依然過于沉重,這使得裝調變得不穩定。隨后這一發現轉變為了一種想法:市場需要一種輕巧而簡單的解決方案。于是便誕生了抓取技術,也成就了公司的下一步發展。隨后,SCHUNK 成為了最早開發標準化抓取技術的制造商之一。
北美需求的增長為公司在 1990 年代初的擴張提供了機會。另一所生產基地于 1992 年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 (North Carolina) 首府羅利 (Raleigh) 成立。然后,SCHUNK 于 1994 年接管了位于門根 (Mengen) 的 Hage GmbH,并將車床卡盤也納入了產品組合中。如今,公司創始人的孫輩,Kristina I. Schunk 和 Henrik A. Schunk 正在帶領該家族企業走向未來。現在,公司的客戶群體包括機械和設備工程領域的所有知名公司,幾乎所有的歐洲汽車制造商,以及航空航天、生命科學和消費品行業的眾多公司。
貫穿我們公司歷史的開拓精神至今仍在延續。在工業 4.0 時代,人、機器和產品都是相互關聯的。我們積極地參與推動這一發展:其形式包括數字化服務、智能產品功能以及我們對創建合法框架及統一標準的承諾。
為了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我們不僅提供單個部件,還提供相應的軟件模塊。我們在應用中開發了可滿足各種需求的智能功能,因而開辟了全新的應用領域。我們經常將幾個部件組合起來,創造出應用特定的解決方案。這意味著我們產品的功能范圍正不斷擴展。我們在 CoLab(機器人應用中心)中驗證這些客戶應用,并協調組合,使我們的客戶能夠使用簡單的即插即用解決方案。我們還將外部供應商的部件(例如機器人手臂或攝像頭)集成到了我們的應用中。
無論是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還是自動化——技術發展的速度都遠超以往。這為未來的設計帶來了巨大的機會和空間。